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总站管理员1062011/8/23 22:47:27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教学和技术服务能力强,适应我省机电工程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全面实现我校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的保证,按我校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特制订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为首,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其教学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研究能力为核心,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引进、培养,形成我校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二、培养目标

我校的教师队伍在思想方面: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特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在教学业务能力方面: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改变教育观念,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学改革的实践,以教研为先导,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业务精,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在教书育人方面:积极贯彻学校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与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投身于教书育人的实践,为人师表,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衡。具体量化指标如下:

1 教师数量:

2010年我校在校生已达到5200人。师生比按120计算,需要教师数260人,现我校教师为225人,还不能满足要求。到2015年我校教师总数为250人,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

2 职称结构:

依据我省重点专业、紧缺专业、示范专业的发展需要,各专业各学科的职数分布,全校教师职称结构到2015年底,高、中、初比例为576。其中高级称职比例达到国家教育部30%的比例要求。

3 年龄结构

我校教师的平均年龄约为38.6岁,从宏观上来看基本上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到2015年底,我校教师3050岁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0%29岁以下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50岁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10%,个别学科出现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需要在青年教师中培养教学骨干。

4 学术水平

目前,我校有7名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级教学能手32名。我校应在现在的基础上加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培养,到2015年底,我校各专业都应有12名省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省级学科带头人数达到56人。

5 学历结构

我校在现有教师全部达大学本科学历的基础上,全校已有17位硕士学位研究生。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各教学学科均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三、培养措施

1 以学习、参观、考察为手段,教育与引导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教学中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学校通过开展形势任务讲座,科学发展观讲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座,使教师理解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农业发展形势教育,职业教育形势教育使教师认识我国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和发展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困境和机遇,从而增强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献身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将自已的事业奋斗目标与学校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定期组织教师到工厂、农场等基层单位参观,考察和学习,使教师了解我省的省情和生产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引导教师以科学的发展观、世界观、方法论,也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在教育、教学,技术服务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2、深化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历机制。

按《教师法》有关条款规定,制订教师考核细则,以年度为单位对教师进行思想素质、教学能力、教书育人、教研能力等诸方面的全面量化考核。考核作为教师职务评聘、任用的依据。教师实行聘任制,制定教师综合素质评估方策,按教学质量,教学工作量发放酬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分配机制改革的力度,探索教师职务评聘分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实行结构工资制,实现多劳多得,按质取酬。鼓励钻研业务,学术拔尖,对教学质量高,教学业务能力强,学术水平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上优先。在我校形成优者奖、劣者汰,钻研业务,致力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好风气。

3 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重点,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

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从而在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职业教育的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职业教育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升华。在校内举行的各种形势的教育理论学习不低于每学年20学时。组织教师到教改先进学校参观学习,积极参与教改实践,全面提高教师教改运作的能力。学校要加强引导,有效总结经验并推广实施。在普遍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培养。要按我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选拔办法,加速我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选拔工作。学校从2011年起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支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参加教材编写、学术会议等活动;积极推荐学科带头人到各级学会和学术团体担任领导职务,力争到2015年底我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在国家级或省各个学会和学术团体都有担任副秘书以上的职务;支持和扶持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向省教育厅、省科委、省农机局申报研究课题;组织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撰写高水平的论文,并向各刊物或研究会推荐,并在《山西农机》和《农机大市场》开辟职教专栏,为教师搭建平台;在职称评聘中向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倾斜,把他们引向学校主干专业及薄弱学科,为他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4、通过引进新大学生,吸纳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改善教师能力结构、年龄结构。

我校要充分抓住企业经营体制转轨和产生结构调整,政府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从应届大学生毕业生中选择优秀毕业生来校任教,从企业、机关、科研单位吸纳年龄合适,实践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科技开发能力的人来校任教。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保证我校专任教师数每年都有增加。2011年我校专任教师数达到230人,2012年达到235人,2013年达到240人,2014年达到245人,2015年达到250人。学历应达到《教师法》中规定,或即将达到《教师法》中规定要求。

5、制订教师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加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与提高。

学校将制订各课程的教师实践技能考核标准。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技能训练与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每个专业每年派3名教师下企业进行锻炼,提高其动手能力,提高其解决技术问题的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实践教学能力,组织教师考取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对优秀者给予奖励。

6、组织教师到大学进修,培养硕士学位的教师。

学校每年将安排5名左右的中青年教师到全国名牌大学学习,考取硕士学位,给一定的政策扶持。外出学习的教师学习目标明确、任务清晰。对外出学习的教师进行考核,将学习质量和实践效果与其工资待遇挂钩。

7、加强对新教师的业务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对新教师实行导师制,加强对新教师的业务指导,选择具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教学业务能力强,思想作风正派的教师担任新教师的指导教师。教务处对新来校的教师进行入校教育,组织学习学校的有关文件,熟悉教学环节,了解教师的工作要求,对以老带新工作要定期考核。并给导师一定的待遇。

8、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促使教师自我教育。

各系部要按学校的总体安排,开展好主题明确的教研活动。通过互相观摩、教研讨论、听课评议、撰写论文等活动。达到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学校每年招开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评出本年度的优秀论文。每年教师撰写论文总数不低于当年教师总人数。

9、鼓励有条件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其责任和义务尢为重大。班主任大部分来源于教师,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要根据班主任工作条例加强对班主任的管理,提高班主任的待遇。通过各种措施和办法,促使班主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为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保证。

10、加强教书育人工作的管理,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继续完善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拔班主任的制度。实行党员包班、教师包后进生的制度,加强对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量化考核,坚持教师教书育人,各系部要开好每学期的教书育人经验交流会,探索教书育人工作的新形势,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新局面。

1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为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促进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学校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创造备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利用下厂锻炼,实验室建设,对外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专业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培训规划,培训项目,采取措施将“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和培养落在实处。

12、外聘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我校外聘教师选拔程序(面试、试讲、试教),外聘教师的资格认定在教务处,各系(部)负责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外聘教师必须严格覆行我校聘任合同的各条款。教务处对新来校的外聘教师进行入校教育,组织学习学校的有关文件,熟悉教学环节,了解教师的工作要求,各系(部)正、副主任,教务处正、副主任,教师同行听课,然后座谈,提出教学改进意见。各系(部)定期组织学生座谈,对外聘教师进行教学效果测评,及时反馈给外聘教师。外聘教师必须参加各系(部)的教研活动。根据教务处、各系(部)和学生测评综合量化考核结果,确定外聘教师浮动津贴和是否续聘。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任务,只有一流师资才能建设成一流的学校,只有一流的学校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学校将根据这一培养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规划目标。 

 

上一条:教学能手